医馆电话:15318158495
医馆地址:泰安市岱岳区泮河东路大展鸿府

扫码关注公众号
肠胃健康
巴雷特食管炎
巴雷特食管炎在中医体系中虽无直接对应的病名,但可将其归属于“噎膈”“吐酸”“胃脘痛”等范畴。此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,与中医理论里的“肝胃不和”“脾胃湿热”“痰瘀互结”等关联紧密。
肝胃不和: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,可调畅气机与情志;胃主受纳腐熟水谷,以降为和。长期精神抑郁、恼怒伤肝,会导致肝气郁结,横逆犯胃,使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。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,刺激食管黏膜,日久便可能引发巴雷特食管炎。患者常伴有胸胁胀满、嗳气频繁、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等表现。
脾胃湿热:饮食不节,如过食辛辣、油腻、甜食等,易损伤脾胃,导致脾胃运化失常,水湿内停,郁而化热,形成脾胃湿热之证。湿热之邪蕴结中焦,上逆犯于食管,灼伤食管黏膜,进而诱发此病。患者多会出现胃脘灼热疼痛、口苦口黏、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。
痰瘀互结:气滞、湿热等因素长期存在,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形成血瘀;同时,脾胃运化失常,水液代谢障碍,痰湿内生。痰湿与血瘀相互搏结,阻于食管,使食管脉络不通,黏膜受损,病情迁延难愈。患者可能伴有食管部位有异物感、吞咽不顺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、舌苔厚腻等症状。
巴雷特食管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反酸、烧心、胸骨后疼痛或不适、吞咽困难等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声音嘶哑、咳嗽等症状,这是由于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和气道所致。舌象上,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红,舌苔黄厚腻或白厚腻;脉象则多弦滑或弦数。
中医治疗巴雷特食管炎,以调和肝胃、清热化湿、化痰祛瘀为核心策略,同时着重顾护脾胃。此病常因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,横逆犯胃,胃气上逆而胃酸反流刺激食管,故需疏肝理气、和胃降逆以调节气机,缓解反酸、烧心等不适;饮食不节易生脾胃湿热,上犯食管引发胃脘灼热、口苦口黏等,需清热利湿、和胃降逆以恢复脾胃运化;病程迁延则痰湿与血瘀互结,需化痰祛瘀疏通经络。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,顾护脾胃至关重要,脾胃功能正常,气血生化有源、正气充盛,才能更好抵御病邪、促进食管黏膜修复,助力患者恢复健康。
巴雷特食管炎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,以监测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。在日常生活中,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避免暴饮暴食,少吃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戒烟限酒。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,因为情志不畅会加重肝胃不和,影响病情恢复。同时,要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以免耗伤气血,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。